(圖翻攝Consumer Reports)
個資外洩是詐騙集團掌握民眾聯繫方式,進而展開詐騙攻擊的關鍵第一步,尤以企業或政府資料庫遭駭的大規模外洩最為常見。
此外,日常生活中一般民眾最常遭詐騙導致個資外洩風險與威脅,則以三大場景居多包括:誤入釣魚網站、填寫陌生問卷表單,以及參與心理測驗遊戲所填寫的個人資訊,都是讓詐騙集團掌握個資外洩的破口。
一、台灣手機號碼外洩率高達65%
針對亞洲市場個資外洩情勢與現況,據陌生來電辨識軟體Whoscall,母公司Gogolook(走著瞧)聯手國際數位風險保護服務供應商Constella Intelligence合作展開調查,於「2022年度詐騙報告:個資外洩篇」指出,亞洲主要的國家包括:台灣、日本、韓國、泰國與馬來西亞在內。
以手機號碼遭詐騙與惡意兜售的外洩率為例,尤以馬來西亞佔比高達七成三最為嚴峻,台灣則以六成五居次,日本則有高達五成六的外洩率。
據台灣戶政司統計,20歲至65歲人口約1,600萬人為推估,全台約有1,040萬人的手機號碼資訊遭到外洩與惡意兜售,更加凸顯通訊防詐的高度重要性。
各國個資外洩災情重!台灣前三名分別為「登入密碼」、「電話號碼」、「姓名」。(圖Gogolook提供)
二、個資外洩狀況項目前三名:登入密碼、電話號碼、姓名
由於個人資料保護法定義,從大至自然人的姓名、出生年月日,細微至指紋、性生活、病歷、犯罪前科及其他得以直接或間接識別該個人的資料都受到法律保障。
針對哪些類型項目的個資外洩情況最嚴重?該調查報告也依據不同個資項目外洩的頻率,進行排名。
調查顯示,遭詐騙導致個資外洩率最高的前三大項目為:登入密碼、電話號碼與姓名,且台灣、泰國與馬來西亞的前三大排名皆是相同。日本、韓國外洩個資前三名則依序為:姓名、登入密碼、電話號碼。
各國個資外洩災情重!台灣前三名分別為「登入密碼」、「電話號碼」、「姓名」。(圖Gogolook提供)
詐騙手法與管道不斷推陳出新,也讓個資威脅加劇並造成多項個資項目外洩,提醒民眾應多加留意防範。
例如:登入密碼的外洩可能造成網銀帳號遭盜取、失去社群帳號控制權等,當詐騙集團掌握民眾的姓名與電話號碼,甚至是付款、購物紀錄,便能輕易的展開詐騙電話與簡訊攻勢。若是姓名與地址個資遭到外洩,就要特別當心「包裹貨到付款詐騙」有可能會找上門了。
你可能也想看
手機簡訊詐騙量高達八成!2大類常見冒名來電、注音文新騙術竄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