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首度完整解密!Apple Watch 3D列印錶殼原來是這樣做

2025/11/19 10:44 文/記者吳佩樺

Apple Watch Ultra 3和Apple Watch Series 11的鈦金屬錶殼均採用100%再生航太級鈦粉末3D列印製成。Apple Watch Ultra 3和Apple Watch Series 11的鈦金屬錶殼均採用100%再生航太級鈦粉末3D列印製成。

蘋果今年推出的Apple Watch Ultra 3和Apple Watch Series 11,其鈦金屬錶殼均採用100%再生航太級鈦粉末3D列印製成,蘋果也首次詳細公開這項新工藝背後的技術細節和完整製程。

在3D列印的積層製程中,物件會透過一層層堆疊成形,直到接近最終外觀。相較之下,傳統鍛造屬於減材工法,必須從實心金屬切削大量材料。因此,改採3D列印讓Apple Watch Ultra 3與Apple Watch Series 11的鈦金屬錶殼得以大幅減少約50%的原物料使用量。

蘋果表示,減少50%是相當驚人的成就,代表過去製作一只錶殼所需的材料,如今足以製作兩只。蘋果估算,光是今年,這項新製程便能節省超過400公噸的原鈦材料。

每台3D列印機器都配備一組內含6支雷射的檢流計,6支雷射會同時運作,反覆堆疊超過900層才能完成一個錶殼。但在列印開始前,原鈦必須先霧化成粉末,而這個過程需要調整其中的含氧量,以降低鈦在受熱時容易爆炸的特性。

在3D列印的積層製程中,物件會透過一層層堆疊成形,直到接近最終外觀。(圖/蘋果)在3D列印的積層製程中,物件會透過一層層堆疊成形,直到接近最終外觀。(圖/蘋果)

反覆堆疊超過900層才能完成一個錶殼。(圖/蘋果)反覆堆疊超過900層才能完成一個錶殼。(圖/蘋果)

蘋果解釋,粉末必須是50微米大小,就像非常細的沙子。雷射打在粉末上時,含氧與否會讓它的行為完全不同。所以必須將氧含量維持在極低水準。並將每一層精準控制在60微米厚,粉末鋪展必須又薄又均勻。挑戰在於,為符合量產速度要夠快,但為了確保精準度,操作動作又不能太急。

列印完成後,操作人員會先將多餘的粉末從成形板上以真空方式吸除,這個步驟稱為粗略除粉 (rough depowdering)。由於列印成品已非常接近錶殼最終形狀,包含所有連接處,因此粉末仍可能殘留在錶殼的細縫與角落中。在精細除粉 (fine depowdering) 階段,會使用超音波振動器將殘餘粉末徹底清理。

接著進入分離 (singulation) 工序,一條極細的帶電金屬線會將各個錶殼鋸切分開,同時會噴灑冷卻液,以維持切割過程中的低溫。自動光學檢測系統會測量每個錶殼,檢查其尺寸和外觀是否精準無誤。這是最終的品質檢查,確保錶殼已準備好進入後續的最後加工。

列印機完成作業後,操作人員會將多餘的粉末從成形板上以真空方式吸除,這個步驟稱為粗略除粉。(圖/蘋果)列印機完成作業後,操作人員會將多餘的粉末從成形板上以真空方式吸除,這個步驟稱為粗略除粉。(圖/蘋果)

在精細除粉階段,會使用超音波振動器,將殘留在錶殼細縫與角落中的額外粉末清除。(圖/蘋果)在精細除粉階段,會使用超音波振動器,將殘留在錶殼細縫與角落中的額外粉末清除。(圖/蘋果)

在分離 階段,一條極細的金屬線會將所有零件從成形板上分離。(圖/蘋果)在分離 階段,一條極細的金屬線會將所有零件從成形板上分離。(圖/蘋果)

自動光學檢測系統會對零件進行分析與標記,進行最終的品質檢查,確認尺寸、形狀、各項規格皆準確無誤。(圖/蘋果)自動光學檢測系統會對零件進行分析與標記,進行最終的品質檢查,確認尺寸、形狀、各項規格皆準確無誤。(圖/蘋果)

蘋果也強調,3D列印所帶來的另一項重要設計改良,是能在傳統鍛造工法無法加工的位置上列印紋理。對Apple Watch而言,這代表能夠改進行動網路錶款天線結構的防水製程。行動網路機型的錶殼內部有一條以塑膠填充的分隔結構,以便提供天線功能;而在金屬內側表面以3D列印製作特定紋理,使蘋果以提升塑膠和金屬之間的黏合效果。

同樣的再生鈦粉末3D列印技術,也被蘋果用在全新iPhone Air的USB-C埠金屬機身結構。這讓iPhone Air能兼具極致輕薄與耐用性,達成傳統工法無法實現的纖薄設計。

《你可能還想看》

蘋果iPhone Air叫好不叫座!外媒爆料主要設計師已悄悄閃離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熱門文章
    看更多!加入3C科技粉絲團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