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Meta)
Instagram 即日起在台灣推出「青少年帳號」,針對 13~17 歲用戶將增設保護機制,若想要調整設定,得徵詢家長同意。對此 Instagram 負責人 Adam Mosseri 也在今早與亞太區媒體線上分享會,親自說明「青少年帳號」的施行方式以及設立意義。
台灣 Instagram 將於本週陸續開始引入「青少年帳號」,只要設定在 13~17 歲都會強制進行轉換。主要用意是管控青少年的使用時間、過濾內容以及篩選可能接觸的陌生人。
首先最明顯的轉變是,帳號會全部預設為「不公開」,未追蹤的陌生人無法參與互動;接收訊息也會有嚴格限制,只會收到有追蹤或是聯繫過的帳號訊息;在「探索」與「Reels (連續短片)」頁面,也會自動採用最嚴格敏感內容限制,把關暴力或宣傳整形手術等內容;使用時間也會增添限制,每天使用時間達 60 分鐘後,會自動收到關閉應用程式的提醒;在每天晚上 10 點至早上 7 點間,青少年帳號將自動開啟睡眠模式,將通知靜音、並開啟訊息自動回覆功能。
如何避免年齡謊報呢?對此 Adam Mosseri 坦言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官方會透過使用裝置來判斷,如果該手機平常使用的是青少年帳號,但額外創立新帳號,就會特別去注意,也會關注留意帳號活動與瀏覽內容。他提到,Instagram 無法直接要求生理數據,加上各國法規都不太一樣,可能會採取身分證驗證、臉部辨識方式,盡可能補足漏洞。
家長可以透過與青少年帳號連接,透過「監護功能」進行管理,可以了解青少年的聊天對象、設定每日使用時間或是特定時段,倘若親子之間達成協議,家長也可以替青少年用戶解鎖一些功能。Adam Mosseri 表示,他們的立場還是希望親子能夠好好交流,清楚溝通界線,來兼顧雙方的權益。
「青少年帳號」主要是為了家長所設計的功能,希望提供更多監護的幫助,但 Adam Mosser 也認為仍要顧及孩子們的體驗,如果限制太多,可能會減少他們的使用誘因,甚至試圖繞過這些限制。他也預告「青少年帳號」將會逐步推向全球,後續也計畫應用在 Messenger 等其他 Meta 旗下的應用程式。
《你可能還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