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別再上當!Google公布5大網路騙局、防範技巧一併公開

2025/02/11 12:30 文/記者吳佩樺

網路詐騙層出不窮,Google揭露5種常見手法。(圖/路透社)網路詐騙層出不窮,Google揭露5種常見手法。(圖/路透社)

網路詐騙層出不窮,Google特別揭露5大常見手法,包括假冒重大事件行騙、AI換臉名人詐騙投資、假網站陷阱、遠端操控詐騙,以及求職詐騙,提醒民眾務必提高警覺。 

重大事件淪為詐騙人士目標

詐騙人士最愛搭熱門事件的便車,例如演唱會假票、假慈善捐款等,甚至是天災人禍。運用AI技術讓詐騙手法更逼真。另外,農曆新年、各大購物節等特殊節慶,詐騙活動也特別猖獗。

● 安全小撇步:購買票券或捐款時請認明官方管道。捐款前先確認慈善機構的真實性,並仔細檢查網址。可使用「關於這個結果」功能去查詢網站來源。

AI換臉名人騙投資

詐騙人士會利用AI生成名人代言的假影片和假照片,也就是所謂的「深偽」影像,再搭配造假新聞和社群貼文,誘導民眾投資,通常涉及加密貨幣或交易平台。

● 安全小撇步: 對於名人或意見領袖的投資,建議要保持警覺,社群媒體上的投資內容更要當心,尤其是影片中人臉表情不自然的情況。若投資報酬高得不合常理,極可能是詐騙。

假旅遊、假網購

詐騙人士會透過假購物、旅遊或零售網站,以超低價來吸引民眾。這些假網站從設計到客服頁面都極為逼真,讓人真假難辨,甚至運用隱蔽Cloaking等手法來避免抓包。受害者可能付款後收不到商品,或購買到假貨,甚至面臨信用卡盜刷及個資外洩的風險。

● 安全小撇步: 購物前應先確認網站真實性,尤其是在打折季,對於過於便宜或催促購買的商品要格外小心。可使用「關於這個結果」查詢網站來源,並透過「我的廣告中心」檢視廣告商資訊及檢舉惡意廣告。

遠端操控詐騙

詐騙人士會偽裝成公司、銀行或政府機關的技術支援人員,進行術語詐騙,例如帳號有問題,來降低民眾戒心。目的是讓民眾掉入陷阱,安裝遠端存取軟體,以獲得個人裝置的控制權,進而詐騙個資、銀行帳號或信用卡盜刷。

● 安全小撇步: 絕對不要讓陌生人遠端操控你的裝置。合法公司不會主動打電話提供技術支援。若遇問題,應透過官方管道聯絡客服。使用兩步驟驗證、密碼金鑰及密碼管理工具來提升安全性。

提防求職詐騙

詐騙人士利用高薪、遠端工作或海外機會,發布假工作機會,甚至設立專業視訊面試及完整入職流程。這類詐騙不僅可能騙取費用或個資,還可能讓受害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捲入洗錢或非法活動。

● 安全小撇步:「好得不真實」的工作機會通常是詐騙,尤其是要求匯款更要當心。正當雇主不會在面試時要求支付費用,也不會使用私人帳戶處理公事。找工作應透過公司官方管道。可使用「關於這個結果」查詢資訊來源。

《你可能還想看》

 LINE 詐騙、個資外洩事件頻傳!專家點名 6 設定最好全關閉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熱門文章
    看更多!加入3C科技粉絲團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