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本報資料照)
台灣進入梅雨旺盛季,受滯留鋒面影響,全台各地皆出現明顯的間歇雨勢,這波連續降雨預計會持續下到週五,到週末才會趨緩放晴。梅雨彈為台灣帶來豐沛降雨,雖然有助暫緩今年夏天的缺水旱象,然而相對地,也造成部份道路出現多處積水淹水的災情。
民眾出門上下班,不論是騎車或開車,除了鎖定中央氣象局網站發佈最新的降雨資訊之外,現在也能透過「台灣淹水地圖」網站,一鍵查詢所在位置區域,已有哪些路段出現淹水的情形,作為行駛上路的參考。
這個網站提供的淹水點資訊與數據,是基於政府「民生公共物聯網」計畫,於全台各縣市佈建超過一千多個淹水感測器,並結合多處的監測點與物聯網,運用整合的數據資料,讓民眾可以在地圖上,即時瞭解各縣市的淹水熱點,由台灣民眾黨台南市議員參選人江明宗於去年2021年推出上線的。該網站的數據資訊,是採每 10 分鐘自動更新一次的頻率。
(圖翻攝台灣淹水地圖網頁)
於瀏覽器開啟「台灣淹水地圖」(網址點此)後,地圖中顯示的圓點,代表淹水感測器設置的位置,依據淹水的數值高低,採用不同的顏色作為標記。
綠色圓點,表示該處為淹水感測器所設置的位置,無淹水。黃色圓點,表示該處有出現低於10公分以下的淹水;紅色圓點,則是代表該處的淹水高度達 10 公分以上;深藍色圓點,則是該處的淹水高度達50 公分以上。若授權網站使用設備的所在地理位置,則是會在地圖上以亮藍色圓點,作為標示。
(圖翻攝台灣淹水地圖網頁)
另,也可點選網頁最右側工具列的「設定」齒輪圖標,選擇要查看的淹水點資訊。用滑鼠直接點選地圖上標示的圓點,即會顯示該路段的名稱、淹水量測數值與更新時間。
需提醒的是,由於各處的淹水感測器與偵測點,可能會因為所在位置的網路情況或因氣候故障等因素,導致資訊無法即時更新。建議查看淹水點資訊時,可留意更新時間是否已離現在超過一小時。若超過一小時則可能為故障情況所致。
你可能也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