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提醒5個購買手機時不要犯的錯誤。(圖/路透社)
隨著手機的使用壽命不斷拉長,很多人三、四年甚至更久才換新手機,因此「買對手機」這件事變得格外重要。外媒PhoneArena分享五個常見的購機錯誤,提醒消費者在選購手機時多加留意,才能避開地雷、避免花大錢才後悔。
錯誤一:勉強接受不合手的手機尺寸
為了追求更大螢幕、更大電池或更強相機,不少人選擇大尺寸手機,卻忽略了操作與攜帶的便利性。事實上,小尺寸手機輕巧、易於單手操作,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是更實用的選擇。選購時,務必考慮手機尺寸是否符合你的使用習慣。
錯誤二:在儲存空間上省小錢吃大虧
即便到了2025年,市場上仍有不少手機配備128GB儲存容量。對重視價格的消費者而言,這看似夠用,但隨著照片、影片、App等資料累積,空間常常一下就滿了。與其日後頻繁刪除資料或花錢升級雲端服務,不如一開始就選擇256GB或以上的版本,使用起來更省心。
錯誤三:未了解需求盲目跟風
摺疊手機近年成為熱門話題,不少人因為外型新穎、功能多元而心動下單。但這類手機仍存在一些限制,包括螢幕較脆弱、維修成本高等問題。如果只是為了「跟風」而購入,卻沒真正評估使用情境與需求,很可能會產生使用落差。
錯誤四:過度依賴銷售人員建議
許多人在選購手機時,習慣聽從門市人員的推薦,卻忽略了有些推銷內容可能只強調優點、刻意淡化缺點。建議消費者在購機前應多方查詢資訊或參考網路評測與網友的實際使用心得,才能做出更客觀和理性的選擇。
錯誤五:過度執著品牌
有些人可能會因為「品牌情結」而錯過更適合自己的選擇。例如iPhone 16e雖然是蘋果iPhone 16系列中最便宜的機型,但規格相對也有一些取捨,像是錄影僅採用舊款光學影像穩定功能,對於有運動拍攝需求的使用者來說,可能效果不理想。
《你可能還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