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漲價,美國蘋果門市已經出現民眾搶購潮。(圖/路透社)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揮舞關稅大刀,蘋果也成為重災戶。外界高度關注,未來iPhone是否會在美國甚至全球市場漲價,以及蘋果將如何因應這場關稅危機。
《華爾街日報》引用相關數據,分析了iPhone 16 Pro的成本結構。一款256GB的iPhone 16 Pro,後置相機模組佔了126.95美元、A18 Pro晶片則為90.85美元。整體零件加上測試和組裝,關稅前的總成本為580美元(約台幣1.9萬元)。不過這一數字並未計入研發、行銷及其他非硬體相關成本。然而,即使把這些額外費用考慮進去,蘋果仍然擁有相當可觀的利潤空間。
iPhone 16 Pro零件成本
● A18 Pro 晶片:90.85 美元
● 顯示器:37.97 美元
● 電池:4.10 美元
● 5G 通訊模組:26.62 美元
● 記憶體:21.80 美元
● 儲存空間:20.59 美元
● 後置相機模組:126.95 美元
● 外殼:20.79 美元
● 其他零組件:200.06 美元
關稅前的總成本:549.73美元,加上測試與組裝:580美元
目前大多數iPhone仍在中國組裝,川普宣布對中國加徵54%的關稅。若經過54%關稅後,蘋果製造一支256GB iPhone 16 Pro的成本將提高至約847美元(約台幣2.8萬元);該款手機在美國售價1,099美元(約台幣3.6萬元),這對利潤率是個重大打擊,縮減51%。
外界普遍認為,蘋果不太可能完全自行吸收這筆關稅成本。蘋果或許會部分承擔,但最終仍會將部分壓力轉嫁至消費者,因此iPhone漲價的可能性極高。受到漲價消息影響,目前美國市場已傳出果粉提前搶購的現象。
另一方面,美、中關係持續緊張,隨著中國宣布報復性關稅反制,川普更放話將進一步調高對中國的關稅,恐高達104%,兩大經濟體的角力戰及未來走向備受關注。據了解,蘋果早已開始進行因應準備,例如在關稅新政策宣布前,大量iPhone運往美國,試圖減輕短期衝擊。同時,蘋果也積極擴大在印度的生產布局,以分散製造風險。
《你可能還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