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在2015年推出iPhone 6s時,為果粉們帶來了「3D Touch」技術的標配功能。(圖/彭博)
蘋果在2015年推出iPhone 6s時,為果粉們帶來了「3D Touch」技術的標配功能,可感測手指於螢幕上觸控力道的輕重,作出對應功能的操控反應(如預覽訊息),頗受到廣大用戶們的喜愛。然而在2018年發表iPhone XR時,3D Touch 被取代,改為採用「Haptic Touch」觸覺回饋觸控技術。
隨著近期美國商標局公佈蘋果最新獲批準一項新專利,技術文件內容顯示與跟力度感測技術相關,並可應用於各類行動裝置上,被外界解讀為宛如是升級版的「3D Touch 2.0」,格外備受關注。
據外媒《Patently Apple》報導,新一代的力度感測器技術,運作的原理跟3D Touch頗為相似,可透過壓力感測的操控方式取代傳統的實體按鍵,同時並擁有更節省機身內部空間的體積、力度感測更精準的靈敏度與更耐用等優勢。
(圖翻攝Patently Apple)
這項新技術主要是利用微機電流體壓力感測系統(microelectromechanical, MEMS),藉此可讓多個微型模組結合而成,且體積也縮減為更加小巧,更適合用於穿戴裝置或小型的電子裝置上,如:Apple Watch、AirPods等。
以Apple Watch為例,從曝光的專利文件示意圖來看,意味著新的力度感測技術可設置於數位錶冠下方的實體按鈕位置,讓用戶作出不同力道的觸控。此外還可於智慧錶帶內嵌入部份的力度感測器模組,藉此檢測用戶的心率、脈搏等健康相關應用的數據。
(圖翻攝Patently Apple)
至於在iPhone手機上會是怎樣的應用方式,專利文件並未作出具體說明。僅能得知,結合多個微型模組的新一代力度感測器,可透過陣列擺放的方式增加觸控感應的面積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