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記者黃敬淳攝)
國外行動服務商「Reach Mobile」一項針對美國用戶的研究發現,有 90% 的用戶並不需要那麼多的流量,且他們也因此付出了比實際需求更多的月租費。
該研究指出,有 1/3 的用戶每月只使用 5GB 不到的行動流量,而 85% 用不到 10GB,然而這些用戶卻需要為「吃到飽」費率支付超過 60 美元,約合台幣 1,800 元。
整體來說,辦理「吃到飽」費率的受訪者平均每月也僅會使用 12GB 的流量,而它們的平均月租,則是 50 美元起跳。真正的「流量大戶」,亦只有不到 1/4。
研究也認為,實際上,20 ~ 25GB 的流量,就已經能應付絕大多數的需求,包括自認需要「吃到飽」資費才用得夠的客群。研究也稱,許多美國人儘管認為自己需要高額的行動流量,但多數人並不清楚他們實際會用到多少。
不過,因台灣的 4G「吃到飽」資費多在月租 500 元以下,且台灣吃到飽用戶的每月流量平均來到 20GB、遠高於美國人,因此該研究的結果可能與台灣用戶的經驗不同。然而因 4G 投入尚未完全回收,加上 5G 時代即將來臨,一般預估電信業可能會藉此「逆轉」存在已久的低價吃到飽現況。
國際市場研究機構 IDC 便認為,台灣的 5G 吃到飽將只在早期推廣促銷時出現,之後的常態資費仍會依不同額度的每月流量,進行差別訂價。
《你可能還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