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路透)
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兩大摺疊機正式現身,三星推出 Galaxy Fold 以流暢的介面轉換獲得好評,至於華為則以三星為最大敵手,於發表會強調自己在機身工藝比三星更加輕薄。就讓我們來場 P.K. 賽,互相比拚一下兩者的不同。
※摺疊手機怎麼「摺」
從最基本的摺法設計開始看起。三星 Galaxy Fold 提供正副兩塊螢幕供使用,主要的大螢幕平時才在內部,將手機如同書一樣展開即可,闔上之後則仰賴外部的小螢幕操作。華為的 Mate X 則較為簡單,將主螢幕反折就能變回手機型態。平時與 Vivo Nex 雙螢幕版有些相似,前後都有螢幕可供使用,華為也藉機融入雙螢幕的拍照特色。
(圖/彭博社)
哪一種比較優?若從手機型態的螢幕使用來說,Mate X 能維持 6 吋的完整大螢幕,Galaxy Fold 的 4 吋小螢幕搭配 21:9 的比例則稍微有些不協調。反過來說,三星雙螢幕的設計,比較能保護主螢幕,不受到刮傷等外力破壞。
※Mate X 機身相當輕薄
於機身設計上,華為於發表會可說是處處針對三星而來。Mate X 於機身左側,有一塊明顯突起、類似於握柄的區塊。除用來放置相機、Type-C 接孔等硬體,主要就是要降低機身薄度,讓螢幕收起時,得已不留任何空隙、完全合併。攤開厚度僅 5.4mm,對折時可以完全收納也只有 11mm,比起 Galaxy Fold 的 17mm 更加出色。就機身薄度來說,華為確實有打到三星的痛點。
(圖/彭博社)
※螢幕大小與品質
Mate X 強調擁有 8 吋且沒有開孔與劉海的完整閱讀空間,這點在發表會也偷偷酸了三星與蘋果,Galaxy Fold 則為 7.3 吋的螢幕,在大小上略輸一點。於螢幕品質方面,華為沒有透露細節,三星主螢幕則擁有全新技術的 QXGA + Dynamic AMOLED,或許能讓 Galaxy Fold 佔據一些優勢。
值得關注的是,摺疊螢幕是否會有凹痕?觀看華為發表會時,不曉得是否因角度與反光,讓記者覺得 Mate X 的折疊痕跡似乎較為明顯,但這點仍得在實機上市後,直接來場大對決。目前,無法客觀評價。
※多工操作、UI 介面
(圖/法新社)
Galaxy Fold 於發表會現場展示的多工操作與介面切換,讓許多外媒留下高度評價,看過一次就能深深感受摺疊手機的魅力。從小螢幕到大螢幕,只需要像書本一樣展開 Galaxy Fold,畫面就會自動切換跳轉。三星提供啟動三個 App 的多工處理模式,並表明將陸續與 Google、WhatsApp 等知名開發商合作,會針對 UI 與軟體進行優化。
華為實際示範 Mate X 平板模式的時間鮮少,介面流暢度與 App 的支援程度仍不得而知。僅短暫演示,用戶最多可以並列開啟兩個 App。
不過 UI 與軟體設計,向來也算是三星手機的強項,華為要戰勝擁有高度評價的 One UI 與多工處理,恐怕會比較難一點。當然,要應證這點,仍舊得等實機販售,體驗後才能下定論,且這多少有些見仁見智的主觀成分。不可否認的是,華為未能多花一點時間展示 Mate X 的多工處理,也確實留下較多的懷疑。
(圖/歐新社)
※相機拍照
Mate X 有三鏡頭,集中於機身背面。拍照模式與 Vivo Nex 雙螢幕版非常像,要自拍就轉到相機那一面,透過背面螢幕拍攝。同時,擁有 Vivo 的魔鏡相機功能,幫朋友拍照,對方得以在背面的小螢幕上看到自己,進而調整姿勢。若是要做直播、視訊通話,平板模式只能向外拍照,無法對自己拍攝。
三星打出的口號是「Camera for Every Angle」,意味著讓使用者在任何使用情境下,都能拍下瞬間看到的畫面。擁有六鏡頭,後置鏡頭有三顆、平板模式右上方的劉海藏有兩顆,就連外側副螢幕上也有一顆。
由於華為沒有公佈相機細節,也缺少實拍照片,無從比較拍照品質。從功能性上來說,三星的六鏡頭較能兼顧到所有使用情境,華為則是犧牲了一些便利性,將其換到機身薄度上。
(圖/路透)
※其餘功能與售價
此外,華為 Mate X 較大的優勢還包含 55W 超級快充,另外支援 5G SA 獨立及 NSA 非獨立網路,號稱是最快的 5G 手機,號稱 1GB 電影三秒下載完畢,在速度與支援性上,有較完善的準備。至於三星同樣有 5G,只是還不曉得速度與其支援度,但在臉部辨識、螢幕下指紋則較為全面,同時有 12GB 記憶體,也略勝 Mate X 的 8GB。
最後則為售價,Galaxy Fold 開價 1,980 美元,高達六萬台幣,預計 4 月 20 日於特定地區上市。華為則更上一層,開出 2290 歐元,換算台幣達八萬大關,可說是相當有自信,預計 2019 年中上市。
《你可能還想看...》